“习近平主席将对美洲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大家对这事怎么看”。5月31日,13幢学生寝室403室内,体育学院党总支教工党支部教师、学生支部书记李竹丽正和7、8个学生举行“寝谈会”。2012年以来,体育学院党总支以“教工党员下寝室”为载体,相继走访体育学院58间寝室,与3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谈心谈话,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
体育学院党总支还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为目标,全面落实学校党建各项任务,夯实基层党总支建设,推动体育学院各项工作发展。
校领导指导该院工作
构建学生党员培养体系,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
目前,体育学院学生党员培养体系已涵盖学院40余名本科生党员、1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和申请入党学生,已经成为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有效举措。通过这一举措的实施,学院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党员,有效引领了学院良好风气的形成。
学生党员参观岩寺新四军纪念馆
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打造特色教育人才队伍体育学院党总支探索建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实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学院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为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活动,青年教师积极投身到教书育人党员示范岗,管理育人党员示范岗,服务育人党员示范岗的建设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涌现了沈曦和吴灵萍两位教书育人党员示范岗先进人代表。积极开展教工党员下寝室,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充分发挥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良好互动效应。依托微博、QQ群、飞信等新媒体,建立青年教师网上互动平台,在为青年教师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及时了解掌握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
2011年以来,体育学院党员青年教师主持立项省教育厅人文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5项;省体育局委托重点课题3项,一般课题5项;校级课题4项;发表调研文章、学术论文近40篇。在学院党总支的关心领导下,体育学院青年党员教师正不断茁壮成长。
体育学院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广泛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组织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开展多种形式的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促进互动交流,拓展了支部活动领域。
通过素质活动培养学生党员团结协作精神
学生党支部积极探索“理论+实践”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党员从理论学习与实践求真知两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党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内部凝聚力、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学生党支部既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又注重“以生为本”,2013年暑期为参加比赛的学生提供后期服务和心理辅导,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起到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支部相继开展了“关爱老年健康,让夕阳更红”活动,组织学生党员赴徽骆驼广场宣传中老年健康知识,解决老年人的健身困惑,指导老年人晨练,教授太极拳和形意强身功等养身方法;开展“志愿指导社区居民跳广场舞”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黄山市屯溪三中广场志愿指导社区居民跳广场舞活动,激发居民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提升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教工体育活动凝聚力量
教工党支部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探寻在专业实践活动中增强凝聚力,开展教工党员篮球友谊赛,全院教工党员参加,比赛增进了教工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了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深入开展了教工党员与学生党员排球、篮球友谊赛,组织教工、学生党员共同参观安徽中国徽文化博物馆等,极大地推动了全院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创新。
学生党员志愿者指导社区居民锻炼身体
体育学院党总支坚持党总支领导,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在组织建设、组织活动、工作开展等方面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共同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学院发展,形成了学院党建工作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