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霜雪晚,初冬正佳时。11月17-19日,首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暨非遗教育成果展在歙县隆重举行。我校荣获“非遗职业教育贡献奖”,为获此殊荣的全国5个单位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郝明金为我校颁奖。校党委书记汪枫,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张小明应邀出席开幕式。中华职教社党组成员、副总干事李英爱,黄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程红,市政协原副主席张俊杰,中共歙县县委书记李忠,中华职教社组宣部长马翠娥,社会服务部副部长赵鹏等出席非遗教育成果展。
来自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3支代表队参赛。我校艺术学院代表队荣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及最佳指导教师奖。其中,陈厚娟老师指导学生肖可鹏、王帅创作的脱胎菠萝漆器《砚滴》(组)作品,获一等奖;吴建安老师指导学生滚小明、李榜阶创作的徽州古窑青瓷《祂肩双耳瓶》、绞胎《素缘》作品,获二等奖;刘丽晶老师指导学生马冲创作的徽州版画黑白木刻——《村落》作品,获三等奖。汪枫勉励艺术学院师生,积极投身徽州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泛参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振兴计划,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我校艺术学院充分发挥独特地域优势,立足皖南,服务安徽,不断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将非遗技艺传承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内容,实施“教、学、做、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让陈列在徽州大地上的非物质遗产都活起来。在本次非遗创新大赛暨非遗教育成果展上,艺术学院代表队认真总结非遗教育成果经验,积极推介非遗教学案例,精心组织师生布展参赛,继今年获国际设计奖德国红点奖、世界技能大赛第四名后,再获佳绩。
本次大赛主题为“传承、创新、赋能、发展”,参赛项目涵盖12个民族的多个世界级非遗传承项目和超过80个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参赛及展示作品2000余件。
艺术学院负责人全程参加本次非遗创新大赛暨非遗教育成果展。
(撰稿、摄影:艺术学院 ;审核:艺术学院 路善全;责任编辑:宣传部 徐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