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化学化工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围绕中心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凝心聚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从严治党,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加强政治学习,为该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该院党委严格根据学校党委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安排全体教职工的政治学习。邀请校内专家对全体教职工作专题辅导报告,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修养。组织全院教工党员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寻找伟人足迹、纪念革命英烈”红色之旅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爱国、爱党、爱事业的热情,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该院党委以提高学生理想抱负水平为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学生党员五级教育制度,扎扎实实开展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工作。一是在新生中开展党的基础知识“启蒙教育”;二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三是对发展对象的“提高教育”;四是对党员、预备党员的“后续教育”;五是对全体党员特别是毕业班党员加强“感恩教育”。
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一岗双责”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深化《党章》《准则》《条例》学习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反对“四风”为重点,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结合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院教师全覆盖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
几年来,该院师生政治素质稳步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得到学校党委的充分肯定。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凝聚力。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贯彻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2018年底,学院党委和各基层党支部全部通过标准化达标验收。高度重视组织建设,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认真做好在青年教职员工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提高新党员的质量,五年共发展党员215名。
搭建多种载体,创新党建活动,提升党委影响力。院党委积极指导学院各党支部和团总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育与自我教育为原则,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推进各项工作
化学化工学院以党建为引领,坚持走“校企政协同、产教研融合”办学之路。依托地方资源优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果明显,形成了学科特色鲜明的发展方向。
学科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加强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建设,搭建药物设计重点实验室、无机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三个校级研究平台,同时加强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学科专业发展势头良好。制药工程专业2017年通过教育部药学类制药工程专业认证,应用化学获批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坚持党管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近五年2人晋升教授,1人获得省级教坛新秀,3项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3人获省教学竞赛奖,2人获得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人获得校教学优秀奖一等奖,5人次获得校教学进步奖。
教研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共获批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8项,其中精细化工与材料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为安徽省校企合作育人基地,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省级重大教研项目1项,重点教研项目2项。
服务地方取得新进展。在徽州区和歙县等区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该院在黄山市内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8个,与徽州区和歙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徽州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共建省级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基地。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决策,坚持立德树人,紧紧团结和依靠全体师生,努力奋斗、开拓进取,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