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来,无论在电视上,还是各大餐馆里,“光盘”两个字都以相当高的频率充斥着我们的眼球。随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席卷全国,在校大学生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去。
我们身边的“光盘”
11点50分,放学铃声准时在新澳彩开奖直播上空回荡,同学们从教学楼里鱼贯而出,2011级新闻专业的孙爱芝也在其中。只见她拎着一个黑色的购物袋,和室友们匆匆忙忙地走出教学楼。她手中的这个黑购物袋里装的可不是什么危险物品,而是她们宿舍几个人的饭盒,孙爱芝是“光盘行动”的坚定拥护者。瞧,她们几个人正赶着去食堂打饭呢!
南区一食堂二楼最里面的打饭窗口是孙爱芝最常去打饭的地方,“这里打饭的阿姨每次给的份量都很足,有时候盖子都盖不上。”其实,孙爱芝非常注重保持身材,那么她为什么要喜欢打这么多饭菜呢?原来她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孙爱芝神秘地一笑,告诉记者,满满一饭盒的饭自己是吃不完的,但是倒掉的话很浪费,“所以我都是分两顿吃掉它,只要去食堂再打一个菜,在食堂微波炉里热一热又可以饱餐一顿。”她还高兴的告诉记者,在她的带领下,宿舍的其他成员都加入到了她的行动中。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光盘”一族发起的“光盘行动”不断地在我们身边进行。3月1日,旅游学院在北区食堂门口举办“光盘行动,我参与,我骄傲”活动,志愿者们拿着自制的宣传海报,向现场就餐的同学宣传节约观念,倡导节约用餐、餐桌文明,号召大家用实际行动响应“光盘行动”,同学们纷纷在光盘行动心语墙上签名。
对此次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北区食堂剩饭剩菜回收处的黄润时阿姨深有感触。“每次看到同学们端过来的餐盘剩下很多饭菜时,我都感觉很可惜。”活动开展以后,黄阿姨表示尽管这样的现象没有杜绝,但是情况改善很多,“很多同学端过来的餐盘都不用倒饭菜,直接收起来就可以了。”
与此同时,我们身边仍然存在很多与“光盘行动”不和谐的行为。在食堂,我们常常能够在剩饭剩菜回收处看到只吃了几口就被扔掉的饭菜,也可以看到每天都会有30几桶的泔水从学校里运出。虽然我们不能吃尽餐盘中的每一粒粮食,但是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有如此大量的浪费。
“光盘行动”,你也可以
“支持光盘,盛多少,吃多少,盛一碗,吃一碗。撑死也要吃完”;“你可以多吃,但是不可以浪费”;“光盘活动,我为自己代言”;“妈妈说要把盘子舔干净”。同学们满怀信心的签名让“光盘”行动风靡校园。
“打饭时打够自己吃的,买自己爱吃的饭菜就不会剩下饭菜了。”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的阚兰兰同学如是说。2012级会计学的张曼同学则表示,自己的饭量和食欲都还不错,每次打的饭差不多都能做到“光盘”。张曼说:“我之前是信息工程学院的,男生绝对是‘光盘’行动的标兵,餐餐盘儿都见底。”
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李乐甫同学建议大家在外出就餐时,点菜要适度,吃多少,点多少;孙爱芝则建议大家在同学聚餐的时候不需要顾忌面子,可以带个饭盒将剩下的饭菜带回来吃。
不仅仅是在学校,不仅仅是在吃饭这方面,大家可以做到“光盘”的还有很多。在孙爱芝同学的寝室,记者看到了用鞋盒改装成的装护肤品及发夹的盒子,非常精致的;看到了用破旧的床单改成的座垫和抱枕;看到了普通鞋架“变身”的多功能鞋架。在鞋架上方,是一个罩子,物尽其用,“这是我在做完抱枕和座垫后剩下的,这是我能为它想到的最好的归宿了。” 孙爱芝俏皮地说。针对孙爱芝的所作所为,她的室友毫不吝啬地给她惯上了“节约达人”的称号,“因为她总是可以让每件物品都尽可能的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孙爱芝的室友夏晓雪说。
诗人海子曾经说过,从明天起,关心粮食与蔬菜。正在发起的“光盘行动”显然是在试图提醒与告诫我们:尊重粮食仍是需要被奉行的古老美德之一。还等什么?让我们赶紧行动起来,接力成为“光盘”一族。